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全面啟動的2015年已經到來,對于這一制度在全國的推廣,不少醫療界人士充滿期待,實施中出現的問題也遭到各種各樣的吐槽。
近日,《醫學界》就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在全國推行可能出現的問題,采訪了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院兒科副教授、新生兒?漆t師、斯凱普(美國)醫生集團成員、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客座教授、溫州醫科大學圍產醫學博士生導師林錦教授。以下是訪談要點:
《醫學界》:林教授,最近教育部宣布從今年起停止臨床醫學7年制的招生,代之以5年醫學本科加3年和規培并軌的專業型醫學研究生教育。您認為這一改變會對中國整個醫學教育體系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林錦:由于各種歷史和現實的原因,中國的現代醫學教育,特別是畢業后醫學教育的發展一路坎坷,一直沒有真正和世界接軌。醫學教育學制的混亂,特別是近年來對臨床技能培訓的忽視和以學術為導向的醫學研究生學位教育,是導致目前民眾對大部分在社區和基層醫療單位工作的醫生的醫療水平普遍缺乏信任的原因之一。
今后中國的醫生培養將主要定位在5+3模式,即5年醫學院本科加3年的二級學科規培(碩士)。這已經是國家醫療教育主管部門的共識。如果再加上x年的三級學科專業型博士研究生教育和?漆t師規范化培訓的并軌,這個5+3+x新模式將是一個具有中國特色又和世界主流的醫學教育及醫生培訓相對接軌的體系,是中國醫學院校教育和畢業后醫學教育的創舉。
但是由于某些配套制度改革的滯后和涉及利益的重分配,肯定會碰到不小的阻力。估計最大的阻力將會來自于今年畢業和在讀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他們不是5+3+x,而是5+3+3+x或5+3+3+3+x。他們經過額外3-6年的碩士或博士學習以后還要和剛剛畢業的醫學院本科生一起進行規培,今后的晉升和待遇都將受到影響。
但是我認為,由于我們原來的碩士和博士學位教育訓練注重于科研,也就是注重于點上的突破,而住院醫師和?漆t師的培訓更注重整體和臨床應用的訓練,兩者是不能相互取代的。所以國家規定不管你是碩士還是博士,要當臨床醫生一定要經過規培是有道理的。
《醫學界》:2014年起,招錄的專業型醫學碩士研究生將和規培并軌進入規培基地醫院的二級學科進行規培,或將對傳統的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招生和教育造成沖擊。您怎么看?應該如何轉型?
林錦:我可以肯定今年大部分考上研究生的醫學院校畢業生會選擇進入和規培并軌的專業型醫學研究生項目,而傳統的科學型碩士將會受到冷落。
這對國家的臨床醫生培訓和大部分醫院的前景肯定是利好。但是隨著這一制度的實施,一些研究型大學的附屬醫院的某些學科和某些教授將失去一大批廉價的科學型研究生,這將對目前以得獎、課題和文章為主要指標的學科和醫生評價體系造成沖擊。
現在我還不知道今年教育部主導的臨床學科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會怎樣應對這一新的變化。以后各個學校如何確定專業學位和科學學位的招生數和比例等問題也還沒有正確答案。
另外,由于2015年全國只有5萬多的國家規培招收名額,就是到了2020年全國總共也只有11萬個規培招收名額。顯然每年需要進規培的醫學院校畢業生會多于規培名額,那國家的各個規培點將怎樣公平公正地招錄規培學員呢?可以預見這個問題將馬上會成為爭吵的焦點,而我們的管理部門需要馬上提出解決方案。
我能想象到的最公平公正的方式還是統一考試,因此我認為建立一個全國統一的規培生招錄系統迫在眉睫。我以前提過最理想的狀態就是規培與專業型研究生的招生和教育徹底并軌,設法利用并改革現有的研究生招生考試制度,讓每個醫學院學生在畢業前參加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和教育部聯合舉行的全國研究生錄取和規培錄取統一考試,根據考試成績由畢業生優先選擇規培點和專業。
世界上很多國家如法國都采用這種根據考試成績排位由畢業生通過電腦按順位選擇規培點和專業的類似方法。也可以通過修改執業醫師法,把中國的執業醫師考試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和全國研究生錄取和規培錄取統一考試并軌,保留現在的考試為第二部分。如果真的是采用這樣的考試方法錄取,那這么多的培訓基地醫院和專業就需要由國家確定名額。還有一個問題是那些今年畢業和在讀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怎么辦呢?他們也要參加考試嗎?還是在2015-2020年的過渡期間保留一部分規培名額給他們,讓他們以后自動進入規培系統呢?另外2015年全國醫學院校臨床醫學的招生計劃數是否馬上需要大幅度減少到11萬左右呢?那些經過教育主管部門批準的近幾年拼命擴招的地方醫學院校該怎么辦呢?說到這里,大家不覺得背部有一股涼意嗎?醫學院的招生是增肥容易減肥難,答案在哪呢?
上一篇:未來中國大醫院將消失?下一篇:方來英:將強制要求三級醫院設立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