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4/3馬云喊話,30年后要讓醫生失業

 

馬云喊話,30年后要讓醫生失業


    隨著移動科技互聯網技術的出現,互聯網公司紛紛圈地醫療市場,馬云也喊話:30年后要讓醫生失業。社會迅速發展,互聯網時代瞬息萬變,醫院發展不進則退。因此,移動醫療的發展是必然趨勢,也是大勢所趨。那么,大數據時代,移動互聯網究竟會給醫院帶來哪些變化?又講給人們的日常醫療生活帶來何影響? 
  

    大數據時代 ,醫院信息建設智能化成為趨勢
 
    時代發展要求是什么?是信息化。信息化建設不是信息簡單相加,而要產生“1+1> 2”的效果。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醫院信息智能化建設,便是以大數據為支撐,以移動互聯網為平臺進行的。
 
    醫院的信息智能化建設可分為數據收集(data)、信息提。╥nformation)和智能化分析(intelligence)。比如市民李先生突然接到醫院來電:“您哥哥因為心梗上周剛在南昌大學二附院心血管內科放了支架,您父親也是因冠心病去世的,根據您近兩年的體檢報告數據,判斷您是冠心病高危人群,建議您到我們醫院做一個專項體檢……”這就是intelligence。什么時候我們的醫療服務做到這一步,才真正符合時代的發展。
 
    延展院外健康服務,變“重治療”為“重預防”
 
    傳統的醫療體系是以臨床診斷為主,對于患者的醫療服務即從患者踏入醫院為開始,服務場所和范圍僅限于醫院內部。而在移動互聯網的融合下,現代醫療也具有了移動互聯網跨時空、方便、快捷的特性,使得對患者的醫療服務由單純的院內延展到院外。
 
    移動醫療軟件以使用者對象劃分,可分為醫生實時監測的“墻內”型和為患者提供方便的“墻外”型。對于醫院來說,“墻內”型的移動醫療軟件及設備,大大提高了醫療工作效率和醫院管理水平。例如,醫院各部門之間通過無線傳輸技術在移動醫療上運用,便于及時溝通。
 
    更為重要的是,移動醫療的出現,醫生“有病治病”的傳統觀念將被“無病先預防,有病則治病”的觀念替代。通過移動醫療,我們把百姓可能出現且可以避免的疾病遏制在萌芽狀態,變“重治療”為“重預防”,讓老百姓少生病、晚生病、不得大病。
 
    高效、便捷、互動 ,為百姓醫療生活提供全新感受
 
    “排隊三小時,看病三分鐘”是當下老百姓心中對于去醫院就診的一個直觀印象。
 
    現代醫院的變革,將移動互聯網的高效、便捷、互動特性植入醫療行業,使得百姓在千里之外隨時隨地問診名醫成為可能,如通過微信公眾號便可實現手機掛號、預約、繳費、查看藥單、收取檢查單。南昌大學二附院去年在全省醫療機構率先實現手機即時掛號服務和微信就醫服務,不僅解決了就診過程中低效率,還減少了百姓就診的經濟、時間成本。
 
    與傳統醫療服務模式相比,互動性成為移動醫療的亮點之一。一方面,通過移動醫療,醫生可以隨時掌握病人信息并對患者進行復診指導等;另一方面,病人也可以隨時與主治醫生或手術醫生保持聯系,反饋康復情況或提出相關疑問,讓百姓體驗更為方便、快捷就醫服務的同時,更加注重醫患溝通的醫療生活。
 
    




備案號:粵ICP備2021136774號
服務熱線:400-8800-206
版權所有:廣東灝瀚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支持:銳企科技
一级无码视频|国产三级视频在线播放线观看|2020国产精品久久精品|色五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