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近三分之一的就業機會將來自醫療健康行業
日前,市面上越來越多的穿戴設備擁有計步和檢測睡眠質量的功能,將來智能設備監測的數據還可能成為醫生看病的一個重要的參考憑證,因此這個市場也吸引了眾多投資資金的關注。
據相關報道,目前在美國,個人藥品、虛擬醫療、電子醫療和協調護理等相關領域的創業者已經獲得了26億美元的新啟動資金,而診斷技術方面也已經獲得了21億美元的資金,這意味著一個臨床與用戶細分工具市場迎來快速增長期,比如遠程觀察。
Teladoc是美國第一家也是最大的一家提供遠程醫療的公司,它創立于2002年。這個公司在2014年融資了5000萬美元。在這里工作的醫生都是經過美國醫生委員會認證的,他們24小時在線,通過手機或者視頻咨詢解決用戶的醫療問題。
這樣的趨勢將會越來越明顯,據埃森哲研究機構報告顯示,在未來三年,美國數字醫療解決辦法的資金投入將會翻番,到2017年,將從2014年的35億美元增長至65億美元。這種快速的增長將最終改變醫療體系以及患者醫療保健互動的方式。
這個領域從去年開始就一直備受大家的關注。據某社報道,創業加速器Y Combinatator也已經開始進入健康科技行業。Y Combinator的董事長薩姆·阿特曼(Sam Altman)曾對外表示,最近這個行業的“成本和周期時間”都在大幅度降低,他說:“現在是我們進軍衛生保健行業的最佳時期!
同時,據美國勞工統計局估計,至2022年,近1/3的就業增長機會將來自于醫療保健和社會援助行業。
中國的醫療健康市場也在逐漸擴大。在第十四屆中國股權投資年度論壇上,一組數字統計到中國大健康產業規模2020年將達到8萬億元,未來投資將重點集中在移動醫療和提升醫療服務兩大方向。
目前,國內的BAT巨頭騰訊、阿里和百度也在布局自己的醫療健康業務。2014年9月,騰訊投給醫療健康互聯網公司丁香園7000萬美元,隨后又在微信平臺上對廣州、深圳、上海等城市開通醫院掛號的入口。
而阿里則推出“未來醫院”的項目,通過支付寶對醫療機構開放自己的平臺能力,幫助醫院提高運轉效率,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據悉,目前阿里巴巴已和全國主要城市的近50家三甲醫院達成合作意向。百度也推出“北京健康云”,該項目還成為了北京祥云工程重點項目之一,即在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上,為用戶提供專業健康服務。
除了這些大公司在平臺、醫院等方面的布局外,智能手表、智能手環等硬件設備也在打入這個市場,但目前的可穿戴設備的技術并沒有這么完善,還面臨一些技術精準、蓄電和活躍跟蹤方面的難題。
報道稱,新的技術和設備的研發也開始改變這一現狀。比如Valencell的心臟速率耳機,使用戶能夠精確、連續地測量出,極端的體力活動期間的微弱血流信號。這提供了一個精確的心率圖、呼吸速率和其他血流參數,帶上這個耳機還能夠聽音樂或音頻。
未來,這些傳感器可以通過監測人體的感知數據,從而應用到更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