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6/18重構醫療生態 互聯網醫療步入爆發期

 

 

      隨著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的發展,醫療業正向移動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前進。各路資本布局互聯網醫療,可穿戴醫療設備、在線診療、醫藥電商蓬勃發展,互聯網醫療正步入爆發期,與此相應的是,互聯網對醫療服務行業的重構與推動正加速進行。
     可穿戴醫療設備:重構健康管理
  佩戴智能手環、手機里裝載運動APP,成了一些追求時髦人的標配。不僅年輕人,許多學生、老人也開始佩戴。
  “我覺得這個小手環特適合我爺爺奶奶戴。老年人嘛,總想對自己的健康狀況有比較清晰的了解,我索性就給他們一人買了一個,好對兩位老人的健康狀況有個了解! 智能達人孫倩為自己的爺爺奶奶買了智能手環,“倆老人沒事的時候還會在家里比誰走得路多,誰的深度睡眠時間長,有時候還挺逗的!
  可穿戴醫療設備是醫療機構、醫生、保險公司、醫學研究機構采集和搜集患者數據的必備設備,它幫助醫生獲得患者連續跟蹤數據。提高診斷準確性;它能評估藥物治療效果,監測治療過程,提高治療效率;它也能為患者的居家康復和慢性病管理提供遠程監控,降低患者治療成本;還能滿足醫療結構和保險公司的研究和評估需求。
  近年來,慢性疾病診療的需求越來越大,這給本就緊張的醫療資源帶來了很大壓力。而可穿戴醫療設備在信息監測、診斷等方面的優勢,無疑將有極大的應用前景。
  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各種智能手環、智能手表等產品琳瑯滿目,可穿戴醫療產品市場呈現了一定的“繁榮”景象。不過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沒有一款產品叫好又叫座。
  眼下,破局之路漸漸明晰,5月30日,橙意家人發布了其第二代產品,宣告其與線下醫院“牽手”成功,監測—治療—康復的醫療服務閉環已具雛形。
  “如何能夠更早地提前給用戶預警,提供解決方案,幫助用戶康復,達到長期跟蹤治療的效果,這才是可穿戴醫療設備的真諦!背纫饧胰藙撌既藦埖ふf。
  以在天津落地的全國首家鼾癥篩查中心為例,橙意家人的手表監測產品通過監測用戶睡眠時血氧、脈率等數據,數據會自動上傳至云系統進行歸納,隨后鼾癥篩查中心的醫生便可以通過電腦終端對患者的數據進行實時分析。一旦用戶篩查出患有鼾癥,可直接轉診至三甲醫院進行治療。治療后,再來到社區通過鼾癥監測儀的配合,達到長期跟蹤治療效果。
  按照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林鵬主任的觀點,在可穿戴醫療設備與醫院結合的過程中,可穿戴醫療產品實際上起到了前期篩查的作用,可實現患者信息與三級醫院的鼾癥中心共享,患者在三級醫院治療后,便可到社區醫院進行管理隨訪!斑@么做的好處就是,既保證治療的規范性,又能優化醫療資源重組,可以節省很多的人力物力!绷柱i說。
  據了解,今年內橙意家人將與北、上、廣、津四地十余家三甲醫院簽約合作,同時還將與近百家基層醫院合作,從而滿足患者的治療需求。
  隨著互聯網醫療線下難題逐漸被破解,眾多行業大佬也紛紛布局可穿戴醫療行業。
  目前,蘋果、三星、谷歌、索尼、高通等國際企業都在重點發力可穿戴醫療市場,國內的九安醫療、歌爾聲學、長信科技等企業也都相繼推出了可穿戴醫療產品。蘋果2014年推出了Healthkit移動醫療平臺,可以整合iPhone或iPad上的健康應用收集的數據。
  國內企業中,九安醫療與小米達成合作,推出了iHealth智能云血壓計,目前iHealth系列產品已覆蓋血壓、血糖、體重、胎心、血氧、心率等多項體征。
  業內認為,可穿戴醫療設備就像一位“家庭醫生”,再“綁定”了后臺的醫療服務,實際上就打通了居民從社區到大醫院的就醫通道。
  行業大佬們在可穿戴醫療產品市場聯手布局后,不僅產業模式可以得到升級,老百姓也將普遍享受科技帶來的新式醫療服務。
  有數據預計,2015年我國可穿戴醫療設備市場規模將達到11.9億元,2016年預計將達到23.7億元;蛟S,可穿戴醫療設備的應用潛能,將撬動整個市場。
  在線醫療服務:重塑診療體系
  在手機應用“春雨醫生”上向醫生咨詢一些常見病,是小賈自己及家人生病時的首個選擇:“去醫院麻煩,在網上又搜索不到合適的答案,春雨醫生里面都是正規醫院的醫生,比較靠譜!
  3年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王明軒簽約成為春雨的線上咨詢服務醫生。利用凌晨、中午、倒班等碎片化休息時間,他已經在線上回答了近8000個健康咨詢問題,被335個粉絲關注,并成功在網上開設了“內科診所”,在私人醫生平臺上管理著20個病人,而王明軒也因此得到了每月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的收入。
  “春雨醫生”執行總裁張銳表示,像王明軒這樣的醫生,春雨共簽約了10萬名,并且都是二甲醫院主治醫師以上級別!懊刻齑河甏蠹s有8萬個問診量,一般3分鐘內回答問題,快速解決了用戶70%以上的問題,給用戶減少了大量成本,包括金錢、時間、社會信任、特殊疾病問診等方面的成本!
  當前,在移動互聯網上,春雨醫生、丁香醫生、平安好醫生、可愛醫生、杏仁醫生等“醫生”活躍起來了,“醫院”也建起來了,有類似金蝶醫療的“移動互聯網醫院”、寧波云醫院、廣東網絡醫院等,也有整合醫療資源的虛擬云醫院、阿里云醫院、百度云醫院等。
  其中,阿里云醫院平臺名為“醫蝶谷”,提供包括醫生、醫療機構、患者、醫療保險、健康管理、云藥房、檢查檢驗等全鏈條服務。阿里健康總裁王亞卿說,通過互聯網技術,患者在云醫院看病,線上醫生開檢查檢驗單子,患者到線下檢驗機構檢驗,檢驗機構同步將結果給患者和診所醫生,醫生開出在線處方,患者在線上藥店購藥,藥店配送到家。
  近日,一些在中國排名前20位的三甲醫院,包括北京協和醫院、北醫三院、北京同仁醫院這些頂級三甲醫院,正式入駐掛號網的“微醫集團”平臺,國內醫療行業傳統的診療形式也隨之被撼動。
  知情人士表示,入駐平臺的醫生會以團隊的形式出現,可以跨醫院、區域,甚至是學科,最終實現“分級診療”。按照掛號網的愿景,在今年年底之前,計劃組建5000個專家團隊,聚集至少30萬醫生,以此來構建自己的“微醫集團”。
  網上購藥:重塑藥品供應鏈管理
  網上購藥,目前也是許多患者的選擇!拔业哪赣H是高血壓,需要天天吃藥,近半年我都是在網上幫她買藥,要比醫院、藥店便宜一些,如果趕上有些藥的促銷,比平時買便宜一半!蓖跖渴蔷W上藥店的堅決擁護者。
  去年5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公布了《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擬對網售處方藥開閘。公開數據顯示,中國處方藥的市場份額大概是8000億元,而非處方藥只有2000億元。網售處方藥的市場如果放開,意味著醫藥電商的市場空間將由2000億擴展到萬億。
  巨大的市場吸引了諸多資本涌入,互聯網大佬更是大舉進入。
  6月8日,360公司與國藥集團下屬國藥國華宣布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出資成立一家醫藥電商公司。雙方表示將共享各自優勢資源打造一個在線醫藥銷售平臺,從從藥品的流通端入手,切實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在河北,一款全新的“搶單模式”又出現在醫藥領域,市民購買藥品同樣可以發單等著藥店來報價,并且已經開始在省會試水運營。那這種購藥模式到底能有多少實惠呢?
  段先生最近兩天患上感冒,到單位附近的一家診所就診。醫生診斷后開出處方,段先生隨后拿出手機打開剛剛下載的“阿里健康”手機軟件,上傳了處方單的照片。很快,附近的神威大藥房中華店搶到了段先生的這一單,并報出25塊錢的藥品價格?吹竭@個信息后,段先生走了幾分鐘來到藥店,取走自己的藥。
  患者上傳處方照片,聯網藥店進行報價,患者再根據路程遠近和價格高低自由選擇最合適的藥店,這就是正在石家莊試水運營的“阿里健康”手機軟件購藥方式。目前,首批參與試水運營的有樂仁堂、神威大藥房和新興藥房。除了處方藥,市民通過該軟件也可以購買非處方藥品,優惠力度同樣很大。
  大批資本涌入醫藥電商,可以想象,網上醫藥銷售行業將競爭激烈,未來,醫藥電商能否解決藥價虛高問題,徹底斬斷醫藥利益鏈,讓更多人享受到更廉價的藥品,我們拭目以待。

 




備案號:粵ICP備2021136774號
服務熱線:400-8800-206
版權所有:廣東灝瀚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支持:銳企科技
一级无码视频|国产三级视频在线播放线观看|2020国产精品久久精品|色五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