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病歷系統(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EMR)是以醫學專用軟件,醫院通過電子病歷以電子化方式記錄患者就診的信息,它包括:首頁、病程記錄、檢查檢驗結果、醫囑、手術記錄、護理記錄等等,其中既有結構化信息,也有非結構化的自由文本,還有圖形圖象信息。涉及病人信息的采集、存儲、傳輸、質量控制、統計和利用。在醫療中作為主要的信息源,提供超越紙張病歷的服務,滿足醫療、法律和管理需求。
特 點
。1) 規范病例書寫,提高病例質量,實現病例標準化。
。2) 傳輸速度快。
。3) 共享性好。
。4) 儲存容量大。
。5) 使用方便。
。6) 成本低。
組成元素及分類情況
組成元素:(1)基礎信息
。2)診療信息
分類:(1)患者的一般信息
。2)癥狀信息
。3)體征信息
。4)實驗室檢查信息
。5)診斷信息
。6)治療信息
。7)疾病轉歸信息
。8)費用信息
。9)醫護人員信息
數據輸入方法
。1) 結構化數據的錄入。
、 結構化數據輸入的基本條件
病例中大量的信息可由醫護人員直接進行結構化數據輸入,而結構化數據輸入的基本條件是結構化的系統模型、知識驅動性內容、預定義詞匯表、合成表達式規則。
、诮Y構化數據錄入方法
。2) 自然語言數據的錄入。(NLP)
NLP的優點是醫師在書寫病例時不必改變他們習慣的記錄方式,可以自由地表達各種信息。他們可以用手寫文本或磁帶錄音。對于錄音,NLP系統可以利用語音識別系統來分析自然語言中句子,處理其中包含的醫學信息,從而進行數據的錄入。NLP最基本的功能是對所用術語產生索引,這些索引可以提取含一個或多和指定術語的文本,NLP將可以將它們聯系起來處理,進行推論。
。3)生物信號和醫學圖像處理
隨著醫院引進大批數字化的儀器設備,應用LIS、PACS等醫學信息系統,生物信號和醫學圖象經它們處理,已逐步實現數字化,并可通過系統的接口,把這些數字化的醫學信息整合到電子病歷中。
不同系統之間信息的傳遞是通過系統的接口,信息標準化是接口的關鍵。當兩個系統使用同一個標準時,傳遞信息就非常簡單。如兩個系統使用的不是同一個標準時,接口就必須進行信息轉換,由發送信息的系統通過接口將數據轉換成接受信息的系統可以理解的格式,或者由接收系統通過接口將數據轉換成可以理解的格式。信息的標準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為了便于使用非標準信息的系統之間接口,人們開發了接口引擎,利用接口引擎將非標準化信息轉換為標準化信息。
。4)電子病歷的簽名與更改
病歷是具有法律效應的文件,病歷數據具有法律證據作用。病歷中醫療數據的安全性極其重要,這不僅維護了患者的利益,也維護了醫療人員的利益。每次寫完電子病歷都要進行簽名后才能生效。如果重新打開電子病歷進行更改操作,EPR系統就會針對不同的更改人進行不同的處理,如上一級醫師對病歷內容進行刪除或增加內容時,系統自動將刪除的內容變紅且在文字中間加一條橫線;如果是主任醫師對病歷內容進行刪除或增加內容時,系統自動將刪除的內容變紅且在文字中間加兩條橫線,對新加的內容變紅且在文字下面加兩條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