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7/29醫患關系解讀

 

      醫患關系緊張
      社會上有關醫患關系的事件層出不窮,不斷引發一波一波的熱潮。一方面是醫務工作者職業技能和職業操守的充分暴露,如前不久剛剛發生的深圳鹽港醫院患者梁剛岑受外傷后入院,四小時內死亡事件;另一方面是患方人員敲詐、辱罵、毆打醫務人員,圍攻醫院,有甚者故意將醫務人員致殘、致死……前不久發生的海南省萬寧市人民醫院因患者死亡導致群體圍攻醫院事件;諸如此類的惡性事件已經連續幾年在全國各地頻頻“上演”,醫患關系緊張到了形同水火、勢不兩立的局面。

      大眾觀點
      對出現的問題往往應一分為二來看待。普遍的觀點認為,從院方來看,其原因有:一、醫療活動的商業化,藥商、醫療器械商與醫務人員沆瀣一氣,牟取高額利益,而忽視質量及效益;二、部分醫務人員缺乏職業素養,消極工作,漠視病人的權利;三、醫療技術水平差,誤診誤操作;
      從患方看,其原因有:一、維權意識增強,不再那么好“糊弄”了,對醫療事故要“討個說法”;二、醫療改革取消了大鍋飯形式的公費醫療,對有醫保的人來說,需要承擔一定的自費比例,對沒有醫保的人來說,看病需要花更多的錢,但是錢花了,療效未必好,甚至可能會人財兩空,這樣的結果當然令人難以接受;三、少數人存心不良,借機獲利。
此外,還有一些社會因素,比如醫療體制不健全加劇矛盾;媒體為追求新聞的爆炸性做不實報道或過度報道等等,使事件不斷發酵,推波助瀾。
    

      透明化時代
      任何一個現象的出現都有其歷史性和必然性。多年以前,城鎮職工去看病,大部分還是公費醫療,醫生在我們眼里具有絕對的權威,患者只有服從,醫患關系是明確的、涇渭分明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后,醫療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逐步取消公費醫療,改為醫療保險體制,我國醫療保險的特點是按比例支付醫療費用,我們看病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消費行為,是花錢購買相應的服務。消費者的正當權益包括: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享有知悉商品或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益等等。2000年以后,隨著互聯網的興起,我們迎來了一個透明化的時代,信息不再被一個政府,一個機構所壟斷。通過互聯網和各種終端設備,多點與多點之間的溝通快捷且廣泛,醫院和醫生的神秘感沒有了,隱性的不可告人的行業秘密正在逐漸消失,這個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醫生不再擁有絕對的權威,一個輕率的診斷很可能會受到來自同業的其他醫生的質疑和非議。一切行為都可能被披露,過去在私人空間里做的別人不可能知曉的行為,也許某一天忽然發現,你其實是站在一個大舞臺上表演。從醫生商業賄賂到玩忽職守,從醫療事故到患者非正常死亡,都代表一個隱喻,那些醫療機構所擁有的信息特權和信息霸權正在逐漸的被消減,不透明所帶來的高高在上和信息壟斷沒有了。在這種情況下,想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醫療機構要想不被投訴,只有加強體制建設,加強醫療質量及安全管控,提高醫、技、護、管人員的思想道德水平,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想捂、瞞、蒙、騙已經是越來越不可能的事了。

      醫者仁心
      論語里說過一句話,“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意思是做事先做人,而后才能把事做到極致。作為一個醫者,亦或是一個患者,應該知道自己的“本”在哪里。有一個常用的詞叫“本事”,指的是一個人他本來的能力與稟賦,而不是穿上白大褂,帶上聽診器就具有這個能力。我認為醫者仁心是本,其次才談得上仁術!叭省痹谡撜Z里被推崇備至,意為大愛。醫者首先要對患者有強烈的感知能力,當他身患重疾,痛苦不堪的時候,你應當換位思考,并盡你最大的能力幫助他減輕痛苦,并把這種愛傳播給周圍的人,這是“仁心”。一個沒有良心的人,一個心術不正的人,不可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醫生要經歷五年本科、三年碩士、兩年博士,十年寒窗只為一個目標,就是在關鍵的時刻救人一命。醫者一方面要突破專業領域的局限,使更多的不可能變為可能,另一方面,對待生命,應懷謙卑之心,對待生死,應有敬畏之感。不要把躺在病床上的人當成是一臺機器,只要多一點責任感,很多事故就不會發生。當然,醫者不是神,他也有認知不全的情形,也要受到目前科技水平的局限,但只要他有真誠的心、不懈的努力和敬業的態度,任何人都會感受得到。

      有道德的財富
      透過所有的現象,看現在的醫患糾紛,其中核心的一個原因還是“錢”。醫者為了錢突破了自己的道德底線,患者為了錢斤斤計較。而錢真的是如此重要嗎?現在的中國社會上普遍認可的價值觀認為,財富的增加與幸福的增加是正相關的,認為有了錢才幸福。整個社會的價值體系就是消費、消費、再消費,并且使用簡單的金錢擁有量指標體系去衡量幸福。在這種價值體系下,部分醫務人員喪失了道德底線,變為追逐金錢的奴隸,于是為了藥品提成濫用抗生素,為了傭金過度醫療,甚至戕害生命,為的就是擁有一套房子后還想擁有第二套,第三套;買了一輛車后還想擁有第二輛的欲望;而患者為了獲得經濟補償拉幫結黨,大鬧醫院,打傷醫務人員,其背后的核心不也是爭取更多的利益嗎?而我們真正追求的是生活的幸福,現在,對財富的追求替代了對幸福的追求,對財富的追逐和對幸福的追逐出現了一種背離,對財富的追逐讓人迷失,令人道德淪喪,并像吸毒一樣成癮。而我們應該回歸到以人為本,只有我們不是為了一個數字而去生產、生活的時候,我們的經濟生活才能健康發展。我們要從單純的追求財富,轉向追求更幸福的事。在當前的社會,患憂郁癥的人越來越多,憂郁癥的增加就意味著國民幸福指數的降低。


      綜上所述,對醫患關系的理解首先應該是經營者與消費者的關系,觀念上要相互公平對待;其次,醫者應具有責任感,以保護患者的生命為己任;第三,醫者及患者都不應以單純的追求財富作為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相信醫患關系終將會達到和諧相處。

 




備案號:粵ICP備2021136774號
服務熱線:400-8800-206
版權所有:廣東灝瀚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支持:銳企科技
一级无码视频|国产三级视频在线播放线观看|2020国产精品久久精品|色五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