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互聯網+”在中國十分流行,在醫療領域卻早有先例。中國西部省份甘肅就已實現利用網絡開展遠程異地會診,提高基層醫療水平的同時,也為偏遠地區患者帶來便利實惠。
今年7月,12歲的趙雅琳因患病毒性腦炎,被送進了瓜州縣人民醫院。遺憾的是,這家醫院大夫無法明確診斷她的病情。借助遠程診療,第二天來自省會城市的名醫專家就與縣城大夫在網上會診,不但確診了趙雅琳病情,而且讓她在家門口就治好了病。
一條光纖,一個攝像頭,一臺電腦,將遠隔千里的醫院相連接。通過上傳的醫學影像和病人信息,基層醫院的醫生通過網絡就可以與省會城市的一流專家“面對面”會診,讓患者得到及時有效救治。
“遠程會診堅持公益惠民,給縣級網絡醫院的病人會診每次只收55元,有效降低了群眾的看病成本!备拭C省人民醫院對外協作處處長王安春說。
2007年,甘肅省啟動遠程醫療會診網絡建設,在甘肅省人民醫院成立甘肅省遠程醫療會診中心,同時在省、市、縣、鄉、村五級建立遠程醫療會診網絡。
目前,網絡醫院總數已達1487家,覆蓋全省所有市縣級醫院及具備網絡條件的鄉鎮醫院和部分村衛生室,累計開展2萬例遠程醫療會診服務,同時實現了與中國其他知名醫院及跨境實現了與臺灣部分醫院的聯網。
記者采訪期間,甘肅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張毅正與甘肅嘉峪關市第二人民醫院醫生進行遠程會診,為一名9歲兒童排除了腦膜炎的患病可能!叭绻颊邚募斡P坐火車到蘭州,在大醫院住院做核磁共振等檢查,算上住宿、路費、住院費,開銷少說也得有1.5萬元,有了遠程會診,患者可節省不少費用!睆堃阏f。
在中國西部,優質醫療資源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長期以來,鄉村醫療機構難以滿足基層群眾看病需求,不少農民不得不跑到城市醫院求醫問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一直比較突出。
對此,各地正通過推行分級診療、醫生多點執業和遠程醫療等,探索破解這一難題的方法。
甘肅省遠程醫療會診中心數據顯示,八年時間,甘肅省遠程會診年均會診人次由868例上升至4351例。實踐證明,基層機構醫療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促進基層醫院青年醫生成長,遠程會診正成為分級診療和多點執業醫改政策的有益補充。
目前,甘肅省已在會寧縣試點“國家—省—市—縣—鄉—村”六級遠程會診網絡架構。王安春表示,隨著遠程醫療會診網絡的完善,未來遠程會診將實行分級歸屬、分段會診,這是提升基層醫院醫療能力最有效的方式。
除“線上”會診外,近年來,甘肅省級醫院還根據網絡上醫院的不同需求,組織相關專家赴當地進行“線下”的授課、義診和專題講座等,切實幫扶基層醫院提高診療水平。
由于遠程醫療能跨地域,且能直接服務于急危重患者,除甘肅外,中國其他西部省份也在探索建設遠程醫療會診系統。
目前,新疆已建立“衛生部遠程醫療支援”“跨省區遠程醫療合作”和“兵地聯合遠程醫療合作”等3種模式的遠程醫療體系。寧夏也于2014年以省級為單位,建設成覆蓋省內全區鄉鎮、縣市、自治區的三級遠程會診系統。
王安春說,基層開展遠程會診的瓶頸主要是缺少硬件,未來在政府支持下,從多方面完善高端醫療會診系統,將會進一步提高遠程會診的專業診斷水平,讓優勢醫療資源下沉,進一步解決基層群眾看病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