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哽噎難以吞咽,醫療服務以誰為“中心”的問題讓人糾結不下。
很多年前,在“中心”思想的影響下,有醫院提出“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一石激起萬千浪,全中國醫院無不爭相追捧。這個貌似人性化的口號,初衷很好,切入點也沒有錯。但這條單行線在試水行進的過程中,淡化了醫生的作用,導致醫生的價值沒有得到很好體現。其結果,病人沒有因此得到他們想要的全部訴求,醫務人員對此也并不滿意。
鑒于此,有人又弄了個“對外以病人為中心,對內以員工為中心”的口號,假以照顧醫務人員的感受,這就是叫人啼笑皆非的“雙頭鳥中心”。實際上,有了兩個中心之后就等于沒有中心了。從這些年的實踐情況來看,這個雙頭鳥戰術基本上是失敗了的。其失敗的顯著特征,是各自的“主權”之爭得不到有說服力的滿足,病人不滿意,醫生受委屈,效率上不去,投訴下不來。
“雙頭鳥中心”提法自相矛盾,客觀上導致了醫患雙方搶占山頭,坐地爭利。
首先,定調和目標脫離了國情。服務的步伐要像競走運動員那樣,一步接一步,不能跳躍才能接地氣,F實告訴我們,不管在哪里,即使最好的服務也無法讓所有的人滿意。在醫療服務過程中,動不動就說美國、日本、新加坡怎么樣,歐洲國家怎么樣。有些人并不了解國外醫療服務情況,就盲目提出奮斗目標,甚至還有意為歐美國家遮掩看病難,以此來倒逼中國醫療服務能夠高歌猛進。我們試想一下,你拿歐美國家的終極現狀作為我們的初期目標,忽略他們當年漫長的博弈、演變和修正過程,這公平嗎?
其次,淡化了醫療的合作過程!半p頭鳥中心”理論上劃分了醫患之間的彼此關系,致使醫患之間的合作可能成為有芥蒂的機械運動,一旦出現矛盾很難得到調和。醫生和病人本來應該是利益共同體,醫生治好病體現價值獲得勞酬,病人病治好解除病痛回歸健康,醫患之間的共同目標就是治好病。設想在合作還沒有開始,就人為地分出甲乙雙方,治療還沒有進行,醫患之間早就準備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信任沒有了,這種權益保障最后變成兩個“中心” 之間的爭斗。
第三,低端指標偏離了操作。設立兩個中心后,醫院需要時不時地推出利益保護措施。而在實施過程中,讓一個中心的利益得到保障,勢必要犧牲另一個中心。比如,“有投訴必處罰”,忽略了投訴的準確性,可能讓委屈的醫生極易形成對抗!敖档退幷急取,忽略了用藥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部分導致藥占比低的方案費用還更貴!敖菇o醫生下創收指標”,卻沒想到收入是與工作量密不可分的相伴夫妻,沒有創收指標也就沒有了工作量指標,不看病就有如夫妻之間不生子,其結果顯然是醫患雙方都不能接受的現實!跋葥尵群蟾顿M”,人道主義必須履行,但是患者事后不付費,也并沒有相關誠信記錄加以管束。等等。
其實,醫患之間本不應該有矛盾,一個要救命,一個想成為救命恩人。古有懸壺濟世,治病救人,社會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在救人救命的關鍵檔口,何來彼此之分?既然矛盾來了,我們暫且可以看成社會前進中的小插曲,不能一有矛盾就忙著劃分責任、分清你我。
醫患之間沒有單行線,彼此的“和諧度”是衡量社會進步最重要的金指標。盡早廢除脫離人本關懷的“雙頭鳥中心”的提法,讓醫患和諧成為生命健康的主旋律和潤滑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