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媒體稱,中國將促使患者在當地就醫,以期全面改革負擔過重的醫療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城鄉醫療水平的巨大差距常常意味著人們會跋涉數百英里前往城市尋求幫助。
據路透社9月12日報道,中國國務院在一項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中稱,國家希望可以基本實現讓大病患者在本縣接受治療。
中國的醫療改革行動可以減少該國人民過高的醫療費用。中國人常常要積蓄巨額資金,以防家庭成員患病。
不過,政府全面改革不得人心的醫療系統的行動將面臨巨大挑戰,該醫療系統因為醫院人滿為患、腐敗以及愈演愈烈的醫患矛盾而遭到破壞。
指導意見還表示,中國將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人才的培訓和激勵,減少公立醫院對藥品銷售的依賴。
中國還曾在3月份發布了一項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以幫助其醫療制度的全面改革,其內容包括增加醫生人數和更好地利用技術提高效率等。
另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9月13日報道,中國農村的患者經常前往大城市尋求醫療。得到官方支持的中國醫院協會的研究人員去年進行了一項調查,發現60%以上的縣級公立醫院沒有足夠的醫生和護士。這項對全國各地86所縣級醫院進行的調查發現,從2008年到2012年,有近9400名醫務工作者流出。
報道稱,農村地區不公平的醫療系統——包括向患者收取過高的醫療費用——已導致了公眾的憤怒。中國國務院上月表示醫療保險的范圍將得到拓寬,到今年年底之前,大病醫保將覆蓋所有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參保人群,而且為了更有效地減輕個人醫療費用負擔,2015年大病保險支付比例應達到50%以上。
上一篇:醫生信息化管理或成移動醫療突破口下一篇:醫患之間,兩個“中心”在忽悠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