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9/24農村基礎醫療市場困境與趨勢

 

      2015年8月,村夫日記發布了第一份深度研究報告《基礎醫療的變局時代》,在報告的第一部分中,我們分析了農村基礎醫療市場的現狀、困境以及發展趨勢。農村基礎醫療市場的組成部分主要是村衛生室(僅門診)以及鄉鎮衛生所。


      村衛生室:設施、人才、藥品困境導致經營不佳


      作為基礎醫療服務量的最大板塊,村衛生室的門診診次占整體基礎醫療門診診次的43%,主要是因為其數量龐大,覆蓋較多的農村地區。2009年到2013年間,村衛生室的門診規模從633億元增長到957億元,年均增速11%。村衛生室的門診診次在這五年間平均增速為7%,高于鄉鎮衛生院的3.5%。不過,村衛生室的數量近幾年一直在下跌,主要是因為針對村醫各方面的管理、福利措施都不到位,加上基層實行藥品零差率后導致的收入缺口以及補貼不到位,導致不少村衛生室經營不下去。


      首先是硬件設施上的困境。村衛生室的檢查器材嚴重不足,國家對村衛生室的建立只明確要求一些常規器材如體重儀、血壓儀等,而快速檢驗儀器如生化儀、血凝儀、血細胞儀等,村衛生室的配備還很差。


      其次是人才。村衛生室的人員中最大的一部分是鄉村醫生,占村衛生室人員的接近69%,職業醫師(包括助理醫師)只占20%。鄉村醫生長期以來的身份處于模糊狀態,迫切需要改革的是行醫資格認定、再教育以及養老福利。2013年的統計數據顯示,鄉村醫生中51.8%只有中專學歷,擁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比例只有4.7%。未來對村醫的培訓迫在眉睫,且這種培訓必須是長期的。


      第三則是藥品的供給。國家對村衛生室的建立要求只明確要求80種藥品,少藥成為農村醫療服務的一大瓶頸。尤其在一些偏遠地區,鄉村分布比較分散,村衛生室顯得更加重要,對急診處理藥品、慢性病藥物和常規病治療藥物的需求很大。一些偏遠地區的藥品使用量量比不過沿海發達地區,因此越是偏遠地區的村衛生室越是受困于藥品的不足。要改變這種狀態要等待國家放開處方藥網售,屆時村衛生室或許會成為最獲益的板塊,不再局限于藥品的庫存,可以與網上藥房合作進行集中配送,這樣就解決了偏遠地區藥品不足的問題。


      鄉鎮衛生院:定位尷尬,增長乏力


      鄉鎮衛生院的財務狀況并不好,整體機構數量一直在下跌,而在門診就診量上,雖然鄉鎮衛生院占基礎門診診次的23%,但五年內的年均增速只有3.5%,低于整體基礎醫療門診的平均增速6.4%。
而從規模上看,鄉鎮衛生院雖然占整體基礎醫療門診規模的20%,但近年來一直增長乏力。2009年鄉鎮衛生院的門診規模為394億,2013年為515億,年均增速為7%,低于基礎醫療行業門診服務規模平均11%的增速。


      鄉鎮衛生院在門診上發展平平的主要原因是其尷尬的定位。相比村衛生室在農村醫療守門人的位置,鄉鎮衛生院不具備地理布局優勢。村衛生室更加貼近村民,而且平均費用上與鄉鎮衛生院相差不大。尤其在偏遠的地方,村衛生室的分布更加有利。如果是相對復雜的門診病例,從最基層的村衛生室往上轉診,病人也傾向于直接去縣級醫院,跳過鄉鎮衛生院,因此鄉鎮衛生院夾在中間處于發展比較尷尬的地位。


      鄉鎮衛生院同時也是農村住院最主要的機構,占基礎醫療住院人數的78%,占整體住院市場規模的59%。但是,鄉鎮衛生院不斷受到上級醫院的擠壓,發展速度很慢甚至有幾年的倒退,2009到2013年住院服務量年均增速只有1%。鄉鎮衛生院面臨嚴峻的服務考驗和人才壓力,加上醫院規模不斷膨脹,鄉鎮衛生院在住院服務上正在進一步喪失優勢。


      未來的出路


      因此,作為基礎醫療住院服務的主體,村衛生室和鄉鎮衛生院缺乏核心競爭力,在上下轉診通道上發揮的作用還很有限。然而,很多病人之所以選擇遠距離就醫,即使是術后住院或者慢性病也選擇在縣級醫院,主要原因仍然是村衛生室和鄉鎮衛生院無法滿足相應需求。因此,這兩大農村醫療核心領域的出路是做好服務上的錯層定位,主要發展家門口的基礎醫療、康復、慢性病治療以及就近轉診服務。


      有幾個條件可能會促成農村基礎醫療的發展。首先是藥品的零售端配送,農村市場比較分散,缺藥是基礎醫療服務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因此如果能夠展開網上配藥,并通過第三方機構聯盟式采購,達到量的優勢,或許可以解決藥品的局限。


      同時,與上級機構比如縣醫院結成衛星管理體系也可能會為農村基礎醫療市場增加活力。這種衛星體系并不意味著大醫院吃掉農村機構,而是通過再教育和培訓,幫助人員在服務能力上更加成熟,然后將小病留在農村解決而無需轉至縣級醫院。


      第三,對醫生的考評和薪酬標準將直接決定農村市場醫生的動力,如果能夠將長期留住病人有關的指標,比如留存率、回頭率和客戶滿意度作為指標,將給醫生動力去建立熟人醫療關系,長期留住農村病人,這樣對醫生自身能力提高、口碑建立也是非常有利的。

 




備案號:粵ICP備2021136774號
服務熱線:400-8800-206
版權所有:廣東灝瀚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支持:銳企科技
一级无码视频|国产三级视频在线播放线观看|2020国产精品久久精品|色五月婷婷